第2节:非创业者写的创业书
作者: (美)罗伯特·T·清崎、莎伦·L·莱希特
富爸爸微笑着回答:"安稳和自由可不是一码事……事实上它们完全相反。你越是追求安稳,拥有的自由就越少。最安稳的人就是那些坐在大牢里的人了,这就是安稳的极致。"他接着说下去:"如果你想要自由,就得放弃安稳。雇员们要的是安稳,创业者要的是自由。" 现在,问题就变成了: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业者呢?我的回答是:"是的,这要从转变逻辑开始,从追求自由而不是安稳开始。" 非创业者写的创业书 这么多年来,我读了很多讲述创业者和创业精神的书。我研究了托马斯·爱迪生、比尔·盖茨、理查德·布兰森、亨利·福特等人的生平。我还读了一些关于不同的创业思想以及创业者制胜关键的作品。每本书无论写得好坏与否,总能带给我一些宝贵的思路和启发,帮助我在成为更出色的创业者的路上走得更远。 回想一下我读过的这些作品,我发现它们可以被分为两类:创业者写的书和非创业者写的书。多数作者自己都不是创业者,而是职业作家、记者或大学教授。 尽管每本书都让我有所收获,但我还是发现有些书中缺了点什么。它们所缺的就是诸如"阴沟翻船"、"背后挨刀"之类的失败经历--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犯下的可怕错误和经历的糟糕境遇。在书中,大部分创业者都是神采焕发、魅力出众、性格桀骜的,困难总是在他们面前迎刃而解。那些关于伟大创业者的作品总是把他们描写得好像天生就是这样--当然了,他们中确实有不少人天生如此。正如世界上有天赋过人的运动员一样,也有天赋过人的创业者,而大多数作品都只写这类人。 大学教授写作的关于创业精神的书籍另有一种味道。他们喜欢把主题煮得只剩骨头,只留下干巴巴的事实或结论。我觉得阅读这类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作品实在让人头疼,因为书中一点点肉、一点点汤都找不到,只有骨头。 这本书为何与众不同 这是一本关于创业精神的书,而它是由一个经历过潮起潮落、品尝过成功与失败的货真价实的创业者所写的。 今天的富爸爸公司已经是一家国际性企业,拥有44种语言的产品,在8个国家开展业务。这一切都是从我妻子金、我,还有我们的伙伴莎伦·莱希特创办的公司起步的。那是1997年,从莎伦家餐厅的一张桌子上开始。我们最初的投资是1500美元。我们的第一本书--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--在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四年半,此前只有三本书有过此殊荣。或许你在读这本书时,它还在排行榜上。 不过,我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我做生意有多精明--事实上我也不算精明--我们是想写出一部与众不同的关于创业精神的作品。我要告诉你们的不是我春风得意的日子,不是我能日进几百万美元的日子,而是我曾如何自掘陷阱,如何掉进去,又如何努力爬上来的经历。我想,你们从我的失败中会比从我的成功中学到更多。 为何要写失败? 很多人不能成为创业者是因为其害怕失败。通过描写多数人害怕的东西,我们希望帮你弄清楚:你是否适合成为创业者。我们的目的不是把你吓退--而是要让你对于创业路途上可能经历的顺境与逆境形成一个"鲜活"的认识。 我们讲述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:人类的天性是吃一堑才会长一智。学走路总是从跌倒再爬起来开始,学骑车也总是从摔倒并再次尝试开始。如果我们从未去冒跌倒的风险,那就只能一辈子像毛毛虫那样匍匐而行。在许多关于创业精神的作品中,尤其是大学教授们的大作中,所缺乏的也正是对于创业者曾经经历的内心彷徨与困苦的描写。他们从不触及创业者们在生意失败时、资金用光时、雇员散去时、被人上门逼债时的内心世界。大多数大学教授怎么能够了解创业者在失败时的感受?生活在那个由稳定的薪水和职位搭建起来的、永远知道正确答案和争取从不犯错的学术世界里,他们怎么能够了解这些? 在20世纪80年代末,我应邀去哥伦比亚大学做一场关于创业精神的演讲。那次,我没有夸耀我的成功,而是讲述了我的各种失败,以及我从中学到的东西。年轻学生们踊跃提问,看来他们是真的对身为创业者所经历的坎坷充满兴趣。我谈到了在创办一家企业时所要面临的恐惧,以及我是如何应付那些恐惧的;我向他们讲述了我所犯下的一些最愚蠢的错误,以及这些错误后来是如何成为我的宝贵经验;我讲述了因为我经营无方而关闭一家公司并遣散员工时的痛苦心情;我也讲到了所有这些错误是如何使我成为一个更出色的创业者,一个富人,一个有影响的人,一个财务自由的人,一个不再需要找工作的人。总的来说,我认为那次演讲客观而生动地介绍了成为一名创业者的过程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